隨著許多企業在運營中平衡用水需求,尤其是那些使用耗水量大的數據中心的企業,緊張的供水系統和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正將保護工作置于全球最前沿。
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 的一份報告分析了數據中心在應對水風險方面的表現。它發現大多數公司在數據中心方面沒有水資源戰略,或者如果他們確實有計劃,他們還有改進的空間。
它將微軟列為在水資源可持續性方面取得成功的公司的一個例子,稱它是分析中唯一在水資源管理和水風險管理方面獲得最高分的公司。 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 表示,與三年平均水平相比,微軟的用水強度也出現了顯著下降。
這些成功部分歸功于微軟承諾到 2030 年實現積極用水。該公司表示,屆時將補充比使用更多的水。該報告還發現,該公司使用水管理系統和絕熱冷卻等技術(使用外部空氣代替水進行冷卻)有助于其數據中心的發展。
也就是說,微軟最近因其在荷蘭的數據中心用水而受到批評。該公司表示每年將使用 1200 萬至 2000 萬升水,但 Noordhollands Dagblad 報道的數字為 8400 萬升。該國表示,它正式處于干旱狀態。
Data Center Dynamics 報告稱,微軟表示,荷蘭用水量的增加包括大量用于建筑,而不是數據中心運營。
數據中心是不斷發展的技術基礎設施所必需的,它們直接使用大量的水進行冷卻和發電。這導致了數據中心液體冷卻市場的大幅增長,預計到 2032 年該市場價值 310 億美元,以及歐洲運營商承諾限制用水量。
蘋果、谷歌和 Facebook 也都承諾建立可持續的數據中心和節約用水。他們各自在科羅拉多河流域的干旱地區開展業務,該地區最近被美國內政部置于缺水狀態,要求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減少用水量。
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 報告研究了 122 家技術和電信公司及其數據中心用水情況。調查發現,其中近一半披露了正式的水項目,其中 5% 的項目很強大,33% 的項目足夠,61% 的項目很弱。分析顯示,16% 的公司報告了水風險管理計劃。
大多數公司(84%)沒有提供也沒有披露取水量或用水量等數據。 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 表示,因此無法計算這些企業的用水強度或將它們與同行進行比較。
該報告通過區域水資源壓力、水資源管理計劃、氣候風險管理、水資源強度和水資源強度趨勢評估了每家公司面臨的水資源風險和資源風險管理。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