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首頁 > 產經新聞頻道 > 業界新聞

          展望2023年:科技圈4件大事你不容錯過

          2023年01月29日 11:23:46   來源:龔進輝

            作者:龔進輝

            今天是兔年開年第一個工作日,祝大家開工大吉。展望2023年的科技圈,注定依然精彩紛呈,我總結有4件大事非常值得期待,你絕對不容錯過。

            一、小米汽車首款車型或將亮相

            不知你發現了沒,自2023年開年以來,有關小米汽車的爆料突然多了起來。先是小米汽車諜照曝光,首款車型為純電轎跑,酷似保時捷Taycan;后是曝出小米造車迎來關鍵性進展,首款汽車分為兩個版本,內部討論方案為一個版本定位26-30萬元,另一個版本售價在35萬元以上。

            就算在春節期間,小米汽車的傳聞依然不斷。原來,小米汽車外觀細節泄露,主要展示了車輛前臉和尾部的設計細節。對此,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回應稱,泄密文件是非常早期的招標過程的設計稿,并非最終文件。此外,小米汽車首款車型還被曝出已進入冬測階段,小米掌門人雷軍親自測試小米汽車。

            一旦小米汽車首款車型通常冬季標定測試后,與車輛量產相關的種種規劃就要正式提上日程。種種跡象表明,小米汽車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此前,小米官方多次強調,小米汽車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因此,對于小米汽車來說,2023年既是至關重要的一年,也是任務極其繁重的一年,不容有失,雷軍必然會全力以赴,以確保造車計劃順利推進。

            據我估計,小米汽車首款車型最快有可能在2023年內亮相,這無疑將是科技圈的一件大事,勢必引發行業高度關注。而對于蓄勢待發的小米汽車,雷軍充滿信心,他月初在小米汽車全員會上表示,自己對產品很有信心,“這輛車一定會大火,唯一擔心的是電池價格如果再漲,我們可能就變成超級豪華車了。”

            二、蔚來手機將正式發布

            去年7月,蔚來掌門人李斌首度承認正在造手機。彼時他表示,“蔚來要做得很簡單,就是為蔚來用戶打造一部好用的手機,而且每年都發布一款手機,像蘋果一樣。”其實,李斌說為蔚來用戶打造一部好用的手機,更像是出自官方的客套話、場面話,蔚來做手機的真正目的是防范蘋果。

            隨著智能汽車的普及,如今很多用戶都開始用手機開車門,但由于手機廠商的開放程度不同,并不是每個用戶都可以享受到智能化帶來的方便快捷的應用體驗。比如,蔚來第二代車系都標準配置UWB,但蘋果不開放接口,李斌吐槽道,“搞得大家很被動。”

            為了造好手機,蔚來不斷招兵買馬、搭建團隊。原美圖移動高級副總裁易煒已加盟蔚來手機團隊,擔任軟件部門負責人。目前,蔚來手機團隊已超過300人,員工背景包括OPPO、美圖和華為等。而關于蔚來手機,李斌曾透露兩點重要信息:一、售價7000元以上的旗艦機型,非曲面屏的直板機,二、會是和蔚來汽車匹配度最好的手機,預計一年后上市,也就是將在2023年發布。

            李斌對蔚來手機可謂信心滿滿,去年11月,他說道,“一年內要換手機的用戶,就沒有必要換了(可以等蔚來手機),如果現在是安卓用戶,就沒有必要換其他手機了(暗示沒必要換iPhone)。”盡管如此,李斌對蔚來手機的預期并不算高,他直言蔚來做手機不是為了和華為、小米競爭,而是為了用戶的需求,蔚來手機能賣個幾十萬臺,用戶有一半買就很開心了,覺得達到自己的目標。

            三、華為3年不造車承諾將到期

            近年來,關于華為將親自下場造車的傳聞未曾斷過,盡管華為高層多次表態不造車,但始終未能打消外界疑慮。直到2020年10月任正非親自簽發《關于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這一紅頭文件,才勉強讓外界相信華為不造車是真的,將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

            該決議特別強調,以后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不難看出,華為對于不造車的態度非常堅決。不過,其并未完全把話說死,仍留有余地。原來,該決議并非永久生效,有效期只有3年。這意味著,今年10月,該決議就將到期。屆時,華為到底是繼續堅持不造車還是獨立造車,內部免不了經歷一場激烈的討論,最終結果或仍將由任正非一錘定音。

            我個人認為,2023年10月之后,華為不排除會親自下場造車,原因有二:一是外部環境已發生巨變。近3年來,造車新勢力加速洗牌,小米、百度、創維等科技公司相繼加入造車行列,市場格局的不確定性增加,這一巨大機遇使華為不能置身事外,只有獨立造車,才有可能成功打造手機、IoT之外新的增長點。

            二是只做供應商有局限性。華為與車企共有三種合作模式,包括徐直軍力推的Inside模式、余承東青睞的智選模式,以及零部件供應合作模式。目前來看,三種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Inside模式需要車企將“靈魂”徹底交給華為,車企一般會對華為留有戒心,比如上汽曾公開拒絕與華為合作。

            而智選模式是目前華為與車企合作成功的典范,問界M5、M7大賣,使賽力斯迎來新的春天。不過,有一說一,問界M5、M7的產品力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間。余承東認為,只做供應商不行,很多供應商沒有華為的拼勁,規劃在車企的產品上實現不了,得華為自己做,才能更好打開市場。

            至于零部件供應合作模式,這屬于淺層合作,華為撈不到多少好處,想象空間也十分有限,自然不愿意大力投入。因此,綜合來看,在余承東的強勢主導下,華為獨立造車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一旦拍板成型,屆時華為如何處理與賽力斯、北汽極狐、長安、廣汽等合作伙伴的關系,以及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沖擊效應,將成為一大看點,讓子彈先飛一會。

            四、4月FF91或將終于實現量產交付

            用“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來形容賈躍亭的造車之路再適合不過。6年前,FF91在美國CES展覽上首秀驚艷眾人;6年后,FF91回歸美國CES展覽,卻并未引起太多關注。原因很簡單,6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發生巨變,而賈躍亭治下的FF卻憑實力使FF91量產一拖再拖、N次跳票,使用戶期待近乎消耗殆盡。

            去年12月,FF終于公布FF91首批交車時間表,宣布FF91預計將于2023年3月底在其“FF ieFactory California”制造工廠開始生產,并于4月初下線,同月開始向用戶進行交付,前提是FF能及時收到額外融資與股東批準。在我看來,這是個喜憂參半的消息,喜的是,FF91量產終于有了眉目,將迎來實質性進展。

            憂的是,如果錢不到位,那FF91最新量產計劃仍有可能跳票,以賈躍亭PPT造車的風格,這未嘗不可能。FF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FF累計虧損近4億美元,且公開承認對自身繼續經營的能力存在“嚴重懷疑”。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賈躍亭一直在PPT造車,但FF融資能力一直在線,總能在關鍵時刻找來救命錢。

            因此,我姑且相信,FF有可能在2023年4月向第一批用戶交付傳說中的高端豪華智能電動汽車FF91,希望賈躍亭不要讓我失望。當然,賈躍亭是否讓我失望不要緊,他肯定希望FF能夠活下去,并順利實現中美雙主場戰略落地。而即將到來的FF91量產交付,直接關乎FF的命運,不容有失,一旦跳票后果不堪設想,注定是賈躍亭不可承受之重。

            我真心希望這回賈躍亭能爭口氣,成功把FF91交到用戶手中,真正接受用戶和市場的檢驗,以改變FF長期只出不進的財務狀況。只有這樣,他的負面口碑才有可能變成正面性,而不是一直活在“下周回國”的段子中,任憑公眾質疑、嘲諷、吐槽。造車不易,賈躍亭且造且珍惜!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號: ]
          分享到微信

          即時

          新聞

          騰訊前三季研發投入454.75億元 前沿科技加速落地服務

          11月16日,騰訊控股(HK.00700)發布2022年Q3財報,騰訊實現營業收入1400.93億元,非國際會計準則凈利潤(Non-IFRS)322.54億元,同比恢復增長,多個主營業務板塊收入亦呈現環比企穩跡象。

          企業IT

          今日影像,今日推送!星圖地球今日影像正式發布,開

          每一次火箭升空、衛星發射都能引起全國人民的關注,那你可曾想過,有朝一日每個人都能召喚衛星為自己服務?

          研究

          IDC發布中國數字政府IT安全軟硬件市場份額報告

          IDC《中國數字政府IT安全硬件市場份額,2021》報告顯示,中國數字政府IT安全硬件市場的規模達到6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5%。

          女性做私密按摩,浪货再浪奶好大夹得好紧,妓女影院妓女网妓女AAA

          1.